煮酒論三國前面我們說到關羽在正面的襄樊戰場與曹魏激戰時候,作為蜀漢的聯盟東吳孫權卻在關羽背後捅刀子,這次那我們說一說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多次提起過名字但並不參與這場戰役的一個乾兒子。
喜歡認乾親這件事情,國內幾千年的歷史之中屢見不鮮,當然可能和與現在社會上認一些所謂的「乾爹」意思和出發點不同的,當然作為三國時期也認乾親這件事情也不少,比如三國演義小說之上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時候,就出現關平認關羽為義父的橋段,當然歷史這是三國演義小說之上虛構的橋段,歷史之上關平是關羽的長子,作為三國老大的曹操有個怪癖,喜歡有婦之夫,並且還會收其子為養子,比如秦朗與何晏,都是曹操納了他的母親之後,變成曹操的養子。另外一個養子曹真,我們以後會另外說的,這裡不討論。三國老二的孫權孫權有兩個養子,他們是東吳大將凌統的兒子凌烈、凌封,在凌統英年早逝以後,孫權將他年幼的兩個兒子召入宮中,收為養子,不過孫權可能不會養兒子,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成就,這兩個養子也默默無聞。
當然作為三國爭雄之中,實力最小的劉備也不甘落後,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暫居荊州那段時間,因為當時劉備未有子嗣,於是收劉封為養子。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封為羅侯寇氏之子,年少時就成了孤兒,被舅舅劉泌收養。劉備到荊州投奔劉表後,將劉封收為義子。不過三國演義之上歷史時間有些錯誤,在劉備收養劉封時候,已有了自己的兒子,那個甘夫人做夢仰吞北斗而懷孕生下的,那個被後人熟知的「扶不起的阿斗」.因此關羽對於劉備收養乾兒子這件事情有些看不過,說了一句「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螟蛉就是我們常說的夜蛾,蜾蠃(蜂的一種。)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窩裡,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後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誤認為蜾蠃不產子,餵養螟蛉為子,因此用『螟蛉子』比喻義子。
劉備或許因為看見關羽、曹操這些都收養義子了,或許因為「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這古人心裡的一個美好的願望,劉備對關羽說了一句「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亂之有!」也就是劉備認為自己對待劉封和其兒子一樣,劉封必然親父親一樣對自己,不會出什麼亂子的。
雖然關羽不喜歡劉封這個人,但是劉封與關羽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首先來說關羽與都是劉封武藝不俗,並且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三國志》記載劉備在蜀中與劉璋關係破裂,開始發動對劉璋的攻擊,同時從荊州調取張飛、趙雲等大將,率軍攻打劉璋。史書中特意強調,二十多歲的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除此之外,劉封在領兵作戰上也頗有才能。除此之外,劉封在領兵作戰上也頗有才能。雖然在入川時,劉封未能獨擋一面,但總歸是得以有機會在戰場上表現自己,在攻打劉璋的戰鬥中,劉封總能戰無不勝。這份才能被劉備充分肯定,平定益州後,劉封被任命為副軍中郎將。
劉備攻打漢中時,劉封再次隨軍出征,雖然沒有耀眼的戰績,但卻得以在敵軍面前耀武揚威。這也說明劉封的武藝,曹彰是曹操的眾兒子中最能打仗的,而在漢中隨曹操出征的有徐晃、張郃等人,曹操卻認為只有曹彰能打敗劉封。曹操這一段雖然是氣話,但卻給足了劉封面子。而劉封身為一個後輩,能在兩軍陣前「羞辱」被評為「超世之傑」的曹操,這大概是劉封此生最為輝煌的時刻吧。
漢中之戰後,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劉封,便迎來了獨當一面的機會。孟達當初與法正一起成為劉備入川時的內應,劉備平定益州後,孟達擔任宜都太守,劉備攻打漢中時,同時命孟達率兵北攻房陵,並進一步進攻上庸。以劉備的識人之能,估計已經看出孟達到底有多大才能了。雖然孟達取得了攻打房陵的勝利,但劉備還是擔心他不能順利攻下上庸,於是就派遣自己的養子劉封,前去統領孟達的軍隊。可見在劉備的認識里,劉封的才能,是勝於孟達的。很快劉封就幫助劉備拿下上庸三郡,打通將漢中與荊州南郡之間的聯繫。劉封也因此升任為副軍將軍,成為劉備的邊關大將。
其二劉封與關羽性格之上存在缺陷,兩個人都與同僚關係不好,關羽因為同僚糜芳、士仁出賣,導致失去荊州,劉封侵凌同僚孟達,劉備自稱漢中中之後,劉封守衛的上庸三郡已划到關羽荊州之下,關羽還有劉備給與的假節鉞的權利,關羽作為荊州集團軍政一把抓的人物,在關羽北伐時候,兵圍襄樊時候。關羽多次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相助,劉封拒絕關羽的理由是,上庸三郡佔領不久,不敢輕易離。這個理由乍一聽有點道理,尤其劉封攻上庸時投降他的申儀,也確實在孟達、徐晃襲擊劉封時再次叛變。
但當時在上庸等地的主要將領有劉封、孟達、申耽以及申儀,孟達、申耽各自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兵力的人,尤其申耽還將其家人以及族人全部送到成都以表示自己的忠心,可見雖然申耽的弟弟申儀不怎麼樣,但是申耽這個人多少還是能靠的住的。所以,即便劉封有所顧慮不敢傾力出兵,但是孟達、申耽隨便派一個領兵過去,緩解一下關羽的兵力壓力,還是可以辦到的,但劉封卻從關羽開始攻打襄樊到最後覆滅,一兵一卒都沒有援助過。因此來說主要原因還是劉封的私心作怪,他與關羽的關係不好,並且關羽並不看好他,這才是見死不救的原因,
不過劉封的私心最終給他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因為他的私心被諸葛亮看的一清二楚。正因如此,劉封在回到成都請罪之後,諸葛亮對劉備點明了劉封私心,諸葛亮勸劉備殺他的理由是「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易世」的意思是改朝換代,也就是說,諸葛亮擔心劉備去世之後,劉封可能會出現驕橫跋扈的局面。而諸葛亮之所以擔心這個,是因為劉封這個人,其實不太安分。
劉封崛起於戰場之上,又是劉備的養子,在蜀漢有著極高的權勢和地位,用孟達的話來說就是「親非骨血而據勢權,義非君臣而處上位」。也許是因為太年輕,也許是因為情商太低,劉封這個人不太懂得低調,有著恃寵而驕、恃強凌弱的惡習。
劉封與孟達共事於上庸,但是卻沒能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而且仗著自己的權勢,常常欺負孟達。孟達被劉封逼得沒辦法,率眾投降魏國了。劉封侵凌孟達的事情,後來還被諸葛亮拿出來安慰孟達,說降魏不是孟達的錯,用以勸降孟達。
劉封雖然在行軍打仗上是把好手,但是他卻喜歡侵凌同僚,這與劉備一貫「以德服人」的品質修養是相違背的。而劉封雖然沒有被立為太子,但畢竟也是以劉備兒子的身份存在著,即使犯了錯,也不好去懲戒他,因此,劉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個禍害。
而這種禍害,和魏延其實有些類似,劉備在世時,劉封還可以相對本分一些,倘若有一天劉備不在了,恐怕就沒人能治得了他。因此,儘管劉備非常捨不得這個孩子,但是諸葛亮所預料的情況,劉備又不得不防,如此一來,劉封焉有活路?
蜀漢第二個關羽,既有才能,又很忠心的人,但結局凄慘
煮酒論三國前面我們說到關羽在正面的襄樊戰場與曹魏激戰時候,作為蜀漢的聯盟東吳孫權卻在關羽背後捅刀子,這次那我們說一說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多次提起過名字但並不參與這場戰役的一個乾兒子。
喜歡認乾親這件事情,國內幾千年的歷史之中屢見不鮮,當然可能和與現在社會上認一些所謂的「乾爹」意思和出發點不同的,當然作為三國時期也認乾親這件事情也不少,比如三國演義小說之上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時候,就出現關平認關羽為義父的橋段,當然歷史這是三國演義小說之上虛構的橋段,歷史之上關平是關羽的長子,作為三國老大的曹操有個怪癖,喜歡有婦之夫,並且還會收其子為養子,比如秦朗與何晏,都是曹操納了他的母親之後,變成曹操的養子。另外一個養子曹真,我們以後會另外說的,這裡不討論。三國老二的孫權孫權有兩個養子,他們是東吳大將凌統的兒子凌烈、凌封,在凌統英年早逝以後,孫權將他年幼的兩個兒子召入宮中,收為養子,不過孫權可能不會養兒子,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成就,這兩個養子也默默無聞。
當然作為三國爭雄之中,實力最小的劉備也不甘落後,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暫居荊州那段時間,因為當時劉備未有子嗣,於是收劉封為養子。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封為羅侯寇氏之子,年少時就成了孤兒,被舅舅劉泌收養。劉備到荊州投奔劉表後,將劉封收為義子。不過三國演義之上歷史時間有些錯誤,在劉備收養劉封時候,已有了自己的兒子,那個甘夫人做夢仰吞北斗而懷孕生下的,那個被後人熟知的「扶不起的阿斗」.因此關羽對於劉備收養乾兒子這件事情有些看不過,說了一句「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螟蛉就是我們常說的夜蛾,蜾蠃(蜂的一種。)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窩裡,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後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誤認為蜾蠃不產子,餵養螟蛉為子,因此用『螟蛉子』比喻義子。
劉備或許因為看見關羽、曹操這些都收養義子了,或許因為「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這古人心裡的一個美好的願望,劉備對關羽說了一句「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亂之有!」也就是劉備認為自己對待劉封和其兒子一樣,劉封必然親父親一樣對自己,不會出什麼亂子的。
雖然關羽不喜歡劉封這個人,但是劉封與關羽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首先來說關羽與都是劉封武藝不俗,並且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三國志》記載劉備在蜀中與劉璋關係破裂,開始發動對劉璋的攻擊,同時從荊州調取張飛、趙雲等大將,率軍攻打劉璋。史書中特意強調,二十多歲的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除此之外,劉封在領兵作戰上也頗有才能。除此之外,劉封在領兵作戰上也頗有才能。雖然在入川時,劉封未能獨擋一面,但總歸是得以有機會在戰場上表現自己,在攻打劉璋的戰鬥中,劉封總能戰無不勝。這份才能被劉備充分肯定,平定益州後,劉封被任命為副軍中郎將。
劉備攻打漢中時,劉封再次隨軍出征,雖然沒有耀眼的戰績,但卻得以在敵軍面前耀武揚威。這也說明劉封的武藝,曹彰是曹操的眾兒子中最能打仗的,而在漢中隨曹操出征的有徐晃、張郃等人,曹操卻認為只有曹彰能打敗劉封。曹操這一段雖然是氣話,但卻給足了劉封面子。而劉封身為一個後輩,能在兩軍陣前「羞辱」被評為「超世之傑」的曹操,這大概是劉封此生最為輝煌的時刻吧。
漢中之戰後,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劉封,便迎來了獨當一面的機會。孟達當初與法正一起成為劉備入川時的內應,劉備平定益州後,孟達擔任宜都太守,劉備攻打漢中時,同時命孟達率兵北攻房陵,並進一步進攻上庸。以劉備的識人之能,估計已經看出孟達到底有多大才能了。雖然孟達取得了攻打房陵的勝利,但劉備還是擔心他不能順利攻下上庸,於是就派遣自己的養子劉封,前去統領孟達的軍隊。可見在劉備的認識里,劉封的才能,是勝於孟達的。很快劉封就幫助劉備拿下上庸三郡,打通將漢中與荊州南郡之間的聯繫。劉封也因此升任為副軍將軍,成為劉備的邊關大將。
其二劉封與關羽性格之上存在缺陷,兩個人都與同僚關係不好,關羽因為同僚糜芳、士仁出賣,導致失去荊州,劉封侵凌同僚孟達,劉備自稱漢中中之後,劉封守衛的上庸三郡已划到關羽荊州之下,關羽還有劉備給與的假節鉞的權利,關羽作為荊州集團軍政一把抓的人物,在關羽北伐時候,兵圍襄樊時候。關羽多次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相助,劉封拒絕關羽的理由是,上庸三郡佔領不久,不敢輕易離。這個理由乍一聽有點道理,尤其劉封攻上庸時投降他的申儀,也確實在孟達、徐晃襲擊劉封時再次叛變。
但當時在上庸等地的主要將領有劉封、孟達、申耽以及申儀,孟達、申耽各自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兵力的人,尤其申耽還將其家人以及族人全部送到成都以表示自己的忠心,可見雖然申耽的弟弟申儀不怎麼樣,但是申耽這個人多少還是能靠的住的。所以,即便劉封有所顧慮不敢傾力出兵,但是孟達、申耽隨便派一個領兵過去,緩解一下關羽的兵力壓力,還是可以辦到的,但劉封卻從關羽開始攻打襄樊到最後覆滅,一兵一卒都沒有援助過。因此來說主要原因還是劉封的私心作怪,他與關羽的關係不好,並且關羽並不看好他,這才是見死不救的原因,
不過劉封的私心最終給他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因為他的私心被諸葛亮看的一清二楚。正因如此,劉封在回到成都請罪之後,諸葛亮對劉備點明了劉封私心,諸葛亮勸劉備殺他的理由是「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易世」的意思是改朝換代,也就是說,諸葛亮擔心劉備去世之後,劉封可能會出現驕橫跋扈的局面。而諸葛亮之所以擔心這個,是因為劉封這個人,其實不太安分。
劉封崛起於戰場之上,又是劉備的養子,在蜀漢有著極高的權勢和地位,用孟達的話來說就是「親非骨血而據勢權,義非君臣而處上位」。也許是因為太年輕,也許是因為情商太低,劉封這個人不太懂得低調,有著恃寵而驕、恃強凌弱的惡習。
劉封與孟達共事於上庸,但是卻沒能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而且仗著自己的權勢,常常欺負孟達。孟達被劉封逼得沒辦法,率眾投降魏國了。劉封侵凌孟達的事情,後來還被諸葛亮拿出來安慰孟達,說降魏不是孟達的錯,用以勸降孟達。
劉封雖然在行軍打仗上是把好手,但是他卻喜歡侵凌同僚,這與劉備一貫「以德服人」的品質修養是相違背的。而劉封雖然沒有被立為太子,但畢竟也是以劉備兒子的身份存在著,即使犯了錯,也不好去懲戒他,因此,劉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個禍害。
而這種禍害,和魏延其實有些類似,劉備在世時,劉封還可以相對本分一些,倘若有一天劉備不在了,恐怕就沒人能治得了他。因此,儘管劉備非常捨不得這個孩子,但是諸葛亮所預料的情況,劉備又不得不防,如此一來,劉封焉有活路?